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

陶傑:這裏是香港



「低俗喜劇」遭到京女在香港的政治獎金批判,明眼人一看,當事人之背景、批判的「平台」,什麼人給的錢,哪類人「評審」,其中糾結的近親雜交、體液交染,就知道不止「愚昧」兩字之簡單,香港人天真,悟不出其中還有許多深層的名堂。

電影不止是娛樂,你以為是,有人認為是政治,政治講控制,偏偏創作是最講個性的營生,寇比力克、塔倫天奴、高恩兄弟,西方文化之所以成為全球理所當然的「霸權」,是因為西方文明國家,容許個性發揮,擁有自由。

即使以「藝評醜聞」這件事最表層而論:一個大陸的年輕人,來香港,見識「兩制」,理應明白香港的電影,既有王家衛的「一代宗師」,有許鞍華的「桃姐」,當然也有周星馳的「審死官」,以及彭浩翔的「低俗喜劇」。

在這方面,香港有幸經歷過英國的開化──英國電影有大衛連的「沙漠梟雄」,也有諷刺喜劇「不文山」(Benny Hill Show)、「小不列顛」(Little Britain)、「大鈍裁者」,有羅蘭士奧利花,也有戇豆先生。香港像英國一樣,不接受什麼「大一統」、「主旋律」、「思想與中央保持一致」,所以不會像「藝評醜聞」那個女主角一樣,天生「延安文藝座談會」的遺傳基因,來到香港,指指點點,像畫家黃永玉說的:「一伙吐痰的人,想管一大幫不吐痰的人」。

香港是香港,拍戲要「負責任」?不可以「侮辱」誰?笑話。保證票房回本,受市場歡迎,老闆賺錢,就是負責任。大陸電影「泰囧」,侮辱泰國人,品味一樣低俗,在中國大陸,票房十二億。

任何來自大陸的「文化研究生」,與香港的「文化人」,指控香港「低俗」之同時,想一想他們的「祖國」品味有多高尚?非要戳破那層薄薄的紙,惹得一身騷,也真儍。



原文: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陶傑/art/20130301/181800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