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

要不是中國…



「當年林則徐來廣東視察,看不懂貿易文化,以為鬼佬若不喝茶,就會大便不通而死。認為中國賣茶葉給西方是“送大禮”行為。這種思維到今天也毫無變化,中國人以為鬼佬若不穿中國涼鞋,就會腳心受涼而死。你說你什麽不是中國造的?所以中國人一有事情,先祭起一句:“要不是中國,你們早就完蛋了”!香港受過西方貿易文化洗禮,懂得公平交易,覺得東江水賣的價錢太高。中國網民覺得東江水是大禮,罵道:“你丫的港燦,要不是中央幫你們,你們早就完蛋了!”
由於中國總是把香港當成兒子(其實香港歷史更長),所以也總是把自己當成香港的米飯班主。餐桌上爭執,馬上暴怒:“有本事你滾!別吃內地食物!” 香港遇到了事故,中國這個後媽第一時間獻殷勤,要來幫。香港人不願意,又有北方“民主人士”說,人家幫你是一片好心,你拒絕,就是政治凌駕人性。」—FABER:人類學、父子、中港關係…

朗思註:FABER是一位旅澳廣州人。我朗思十分欣賞這位廣州朋友。如果大陸有多一些如FABER的理性人仕,少一些五毛糞青愛國賊,中國那個國家便有救了。

=====

【FABER:人類學、父子、中港關係…
http://feb1990.blog.163.com/blog/static/956967220129505529154/


在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,請容許我問一個問題:人和猩猩的不同點是什麽?

有人說:人和猩猩的不同點可太多了,比如一顆鑽石,對猩猩來說祗是普通石頭,對人類來說卻價值連城。

不對。話說雖然鑽石對猩猩來說不值“錢”,但由於其閃閃發光和稀有,卻也值別的東西,值得收藏。人收集金銀珠寶,烏鴉也喜歡收集金銀珠寶,難道我們就說烏鴉和人一樣嗎?

區分人和動物,就要看哪些東西對動物來說是毫無價值,而對人是有價值的。比如音樂、文學、美術等等人文產品,更別提民主、自由等抽象概念。這些都是區分人與動物的重要指標。

換句話來說,祗要生產力提高了,猩猩也大可以提名牌手袋、喝依雲礦泉水,但這都改變不了它們是猩猩的本質。

就好像以前的貓渾身臟,住在叢林裡,生吃老鼠,隨地大小便;而現在的貓皮毛光潔,住在屋內,吃進口貓糧,有專用廁所。但物質上的進步並不代表現在的貓和以前的貓有多大分別。

送禮文化

在人類學研究過程中,我發現所有原始民族(不一定是智商低下,但在文化上親近人類始祖的民族)都有一些共通點,比如祖先崇拜等。其中,以物質給予關係作為親屬關係的案例不在少數。

什麽叫“以物質給予關係作為親屬關係”呢?這是典型的 gift-giving society 現象。歐美社會不是gift-giving society,他們講究公平交易,以物易物。而“四大文明古國”這些原始民族多數是採取送禮的方式來進行交流。對方送禮給你,你不可馬上拿出錢來交換,而是過一段時間返送更大的禮。

在親屬關係(kinship)上,也是一樣。父母養孩子,其意義對於這種社會裡的人來說,就相當於送禮給孩子。所以,如果孩子“乖”的話,他應做的便是長大後給父母回禮,thus 贍養老人。

比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原住民,以Sullk'atas 族為例。當地人講Quechua 語,這種語言裡有個詞叫做“Ayni”,意思就和中國人的“禮”差不多。

送出Ayni 的人,在社交中佔優勢,也就是“吃別人的嘴軟”,廣東話“雞髀打人牙骹軟”。因此,Sullk'atas 人父母對子女有絕對的話事權,因為父母給了你食物,給了你生命。而Sullk'atas 人長大後一般會通過幫父母幹農活、贍養父母來回饋Ayni。

要注意,“給了生命”這種詞在歐美是絕對沒有的。常說的是“mother gave birth to me”(媽媽生了我),而從來沒聽說過“mother gave me life”。是因為貿易文化和送禮文化差天共地。

父母官

中國人經常講“滴水之恩,湧泉相報”,收了別人的禮,要記在心裡,時間隔得越久,報答就應該越豐厚。頗有點放高利貸的感覺。看穿了這點,無論是Sullk'atas 族人,還是中國人,都不會讓孩子在小時候就給自己回報。利息還不夠多嘛,再等幾年吧。等自己老了再慢慢享受收息的快感,當一回黃世仁。

原始民族也喜歡一家人團圓吃飯,有條件的天天都會聚餐。根據美國人類學家Krista E. Van Vleet 在《Performing Kinship》一書第32頁的說法,這是為了確立家庭內的威信和權力,讓大家看清楚到底你碗裡的食物是誰給的。以提醒對方“不要吃裡扒外”。中國家庭也一樣,電視劇裡的父子矛盾時常在吃飯時發生,兒子逆反,父親暴怒:“有本事你滾!別用我的筷子吃飯!” 就是這麽一回事。

現在我們看懂了,在送禮文化中,不管對方血統上與你有甚關係,給你物質享受的人,就是你的長輩,俗話“有奶便是娘”嘛。而你的長輩父母又對你有相當的權威。給物質享受=父母=有權。中國人腦子笨,覺得反過來也一樣。有權=父母=給物質享受。

因此政治文化也成了類家庭遊戲。本來,高層僅僅是運氣比你好、出身比你幸運、或者年資比你長,可是由於他有權,在你心裡,他就成了你爸。 “君君臣臣”=“父父子子”,這種“君父”和“臣子”不分家的說法便是很好地證明。又由於他成了你爸,你條件反射地認為你的一切物質享受都來自他。

這種思維當然是錯誤的,然而我都說了,中國人腦子笨嘛,不願意追究到底是不是錯誤。反正“父母官”叫得很順口,明明對方和自己同輩,卻一口一個“胡爺爺”“溫爺爺”。看見別人有怨言,就大罵“兒不嫌母醜!” “沒有鬼吹燈,你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?吃屎去吧!”

早就完蛋了

所以中國的統治者,毫無例外地,將自己塑造成“米飯班主”角色,先瘋狂抹黑前朝,讓你覺得前朝人民都是吃屎大的,然後歌頌自己,讓你認為我今天能喝上小米粥全靠他。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把自己吹捧為米飯班主的領袖是孫中山,就算這樣也被人叫做“國父”。可惜事實證明中國人毫不喜愛這種平民總統,轉身就投奔新一任米飯班主“鬼吹燈”了。畝產萬斤,這個米飯班主厲害不?

別以為這種物質給予的權力關係僅限於食物,其實包括了任何物質。比如過年時長輩給的“壓歲錢”,在人類學家Malinowski 的Functionalism 角度來看,也是符合送禮文化的物質給予。

所以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麽中國人今天對著鬼佬經常趾高氣昂。因為現在中國是“世界工廠”(從最近情況看好像有改變的跡象),你們這群鬼佬,吃的穿的用的,都是我們給你們的!你說不對啊明明是我們花錢買的,但我早就說了,中國文化是送禮文化而不是貿易文化,對貿易視而不見,祗看見自己把一箱箱的涼鞋、襯衫送給鬼佬,覺得對方欠了自己好多。而對方給的錢,那並不是對方的恩惠,而是“改革開放的春風”,歸功於鬼吹燈。

當年林則徐來廣東視察,看不懂貿易文化,以為鬼佬若不喝茶,就會大便不通而死。認為中國賣茶葉給西方是“送大禮”行為。這種思維到今天也毫無變化,中國人以為鬼佬若不穿中國涼鞋,就會腳心受涼而死。你說你什麽不是中國造的?所以中國人一有事情,先祭起一句:“要不是中國,你們早就完蛋了”!香港受過西方貿易文化洗禮,懂得公平交易,覺得東江水賣的價錢太高。中國網民覺得東江水是大禮,罵道:“你丫的港燦,要不是中央幫你們,你們早就完蛋了!”

政治凌駕人性

前面我們說過,父母作為物質給予的一方,並不希望子女儘早獨立,而是希望子女盡量依賴自己,意識到自己的“好”。鬼佬孩子摔倒了,父母從來不管,讓孩子學習如何爬起來。中國孩子摔倒了,父母馬上去扶。等到家庭矛盾的時候,這些雞毛蒜皮事就突然冒了出來,翻舊帳讓你知道誰對你“好”。

子女久而久之也習慣了,所以都不願意自力更生,若兄弟姐妹對父母有怨言,就說“兒不嫌母醜,沒有鬼吹燈你就吃屎吧!” 於是父母包辦一切,子女毫無生存能力。以前有包辦婚姻,中國男人沒有溝女能力。現在有大學生不會洗衣服,把髒衣服打包寄回家給爸媽。

由於中國總是把香港當成兒子(其實香港歷史更長),所以也總是把自己當成香港的米飯班主。餐桌上爭執,馬上暴怒:“有本事你滾!別吃內地食物!” 香港遇到了事故,中國這個後媽第一時間獻殷勤,要來幫。香港人不願意,又有北方“民主人士”說,人家幫你是一片好心,你拒絕,就是政治凌駕人性。

需要搞清楚,如果一方遇到事故,能夠自己解決,而且又沒有主動要求他人幫助的時候,別人是不應該管的。筆者是聖約翰救傷隊志願者,救助守則第一條就是要詢問對方是否需要你的幫助,如果對方不讓你幫,你不能亂幫。這是很重要的規矩,如果沒有這條規矩。你可以隨便上街“幫”各位婦女解決性需要,沒有強姦這回事。

自行解決同時也代表了獨立自主能力。比如像筆者這種四肢健全的二十歲出頭青年,走在街上,突然來了個老奶奶,要扶我,幫我過馬路。我作何反應?當然是甩掉她的手一個健步避開!我比你健康多了用得著你來扶?神經病嘛,拖慢我的速度。這種情況,難道北方知識分子又要說,老奶奶一片好心,你拒絕,是政治凌駕人性?

香港擁有先進的救援服務隊伍、有效的緊急應對製度。祗要高官不亂插手,一切都自動運行得井井有條。更不要提香港已經是百年大港,海運技術先進。前幾年有一架波音747掉進海裡,香港人用自己的船把整架飛機撈了上來。何時需要你廣東省的幾艘“南海”船過來幫手打撈小快艇?

再說了,事故發生,人還沒全部救上來呢,你就要去打撈殘骸,什麽意思?算你一時口快,把“救援船”說成“打撈船”,你的船從廣州出發,人家的船在家門口,誰比較快?誰能及時救人?

所以,不惜偽造新聞也要體現“上級指示”,“中央關懷”,其最終原因依舊和土著人養孩子一樣。是要孩子記得自己的“好”。等自己老的快死的時候,督促香港這孩子盡孝,那三千億外匯儲備可多買幾枝腎上腺素。